查看原文
其他

谢老师“另类”教学法——数学微写作里的大世界

2016-02-22 星教师


谢淑美


任教于海沧育才小学,曾获福建省骨干班主任、厦门市优秀教师、厦门市教育系统师德奖、厦门市十佳班主任等荣誉。著有《教室里的情与智》《小学数学,微写作里的大世界》《走进数学百花园》。



在许多优秀教师的案例中我们发现,学科整合、跨界思维,成为他们共有的标签。在传统思维下,数学和写作似乎有着天然违和感的搭配,然而在厦门市海沧区育才小学数学教师谢淑美的班级,微写作正在催化点燃她的数学课堂。

荷兰数学家弗莱登塔尔有一句名言:数学教学要把冰冷的美丽变成火热的智慧。在谢淑美几年的微写作实践中,一篇篇数学小作文记录和呈现了孩子们在数学天空遨游的足迹。


1

数学课上来写写作文!


“大家好,我是平面图形家族中的一员,我的名字叫圆。一听到我的名字,你们是不是马上想到了硬币、车轮、钟表……是的,圆溜溜的,它们就是我的影子!我跟其他的平面图形,比如长方形、正方形、平行四边形、三角形、梯形都不一样,我没有直直的边、尖尖的角,我是由一条曲线首尾相连而成的封闭图形。因此,我可以滚动哦!”

这是六年级(3)班的学生张浩然在学完圆后,用自述的形式来介绍圆。

一提到数学,不少人会联想到“题海战术”。但厦门市海沧育才小学的谢淑美,却通过写作文来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,她的作业布置得很少。类似于这样的微写作,在谢淑美的课堂上是一种常态。

“这可不是简单的数学知识的复述,我相信一个六年级的孩子能把一个数学知识用自己的话阐释出来,就肯定能掌握本节课的重难点、易错点。再加上孩子对问题的思考、反思,并最终落实到纸上,这一系列思维过程的意义就更大了。”谢淑美说,在一节复习课上,她并没有回顾前期所学的知识点,而是从“全班男生25人、女生20人,请同学‘自创’题目”入手。问题提出后,学生们踊跃举手“创编题目”。大家从最初的“女生比男生少多少人”这类简单的问题说起,最后扩展到“女生20人,比男生少1/5,全班多少人”等问题。

学生“自创”完题目后,还要自己口头列出算式,并进行解答。一节课下来,学生创出了十多个题目,而谢淑美将这些问题进行归类,将其分成整数问题、分数问题等。这节课结束后,她布置的作业是让学生写今天的“创题心得”。通过写作,孩子们找到了充分展示数学思维的平台。

此外,她总是主动接手教全年级平均成绩排名最末的班。一年下来,她总能让“老末”变“老大”,成为学校里的“翻盘手”。


2

这样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


2005年,促使谢淑美开始微写作探索的有两个原因:一是在大班额的教学中,学生的课堂交流面、交流次数是有限的;二是数学课堂的特点是倡导多元化的思考,而许多思考是需要现场环境的熏陶与渲染的,同时也是稍纵即逝的,如果学生的思维长期得不到展示,那么他们的思考积极性是否会大打折扣?

如何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呈现出自己个性的思考,进而在思维的呈现中,热爱思考、深入思考?微写作是谢淑美给出的答案。

谢淑美开始有意识地在数学课堂中让学生感悟:“数学真的很神奇,你看,0-9这10个数字就可以通过不同的组合创造出无穷的数字;数学真的很有趣,加法的升级,就变成了乘法,数学家们又是如何研究发现的呢?”

在数学课堂上,她开始引导孩子们在生活中寻找数学的影子,让孩子们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感受生活、记录生活、思考生活。于是,一篇篇有关数学的小作文就这样出炉了:

成语中的数学知识:从“一成不变”到“二话不说”,最后是“十全十美”。

公共汽车上的数字:一家三口去动物园,来回需要花多少钱?

还有节日与数字、“四肢”与数学、钟表上的数学、剪纸里的数学、楼梯里的知识、春联里的数学……学生们的第三只眼被激活了,学会了用“数学之眼”看生活,进而感受到数学的好玩、奇妙和有趣。

“生活中,数学无处不在,如果我们能把所看到的数学、玩到的数学都记录在自己的小作文里,并能用优美的语言和最简洁的算式表达出来时,小作文就已不再是小作文了,而是一盏散发着无限光芒的灯。因为,我距离成功又近了一步。”

五年级(3)班的付筱迪在日记里这样写道。

“因为平时总是积累一些数学方面的素材,在这个过程中,我学会了观察、发现和总结。数学小作文不仅提高了数学成绩,对于语文学科的作文也有很大帮助,这不是一举两得吗?”

六年级(3)班的林静瑜如是写道。

一篇篇数学小作文记录和呈现了孩子们在数学天空遨游的足迹,谢淑美说:“虽然我只是一名数学教师,但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来说,数学不是他们的全部,我在课堂上通过微写作尝试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、发现生活之美、形成多元思维……之于其他学科,甚至是整个小学阶段的教育都是不无裨益的。”


3

爱上数学,还要爱上作文


但面对叽叽喳喳的孩子,如何开展微写作?如何让孩子们获得微写作的长久动力……这一系列问题摆在谢淑美的面前。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,她梳理、总结出一套经验。

课堂的渗透

任何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最终都要落实到课堂上。反过来,课堂效果也是检验理念、方法科学与否的重要标准。谢淑美深知教师是学生的榜样,她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发现数学之美,并让他们用自己的话复述出来,鼓励他们进行反思、整理成文字。让课堂成为微写作的土壤。

教师的指导

在刚接触微写作时,谢淑美就在作文后面加上评语,一来证明她的重视,二来她要加强评语的导向,让孩子们知道怎样写才是好的作文。比如开设写作指导课,需要从写的方向和素材的提取、对课堂教学的反思等方面入手。小学阶段每个学段孩子的认知规律不同,谢淑美就分年级归纳不同形式的指导专题:低年级的儿歌、日记、童话;中年级的思考、发现、应用;高年级的感悟、策略和思维……循序循序善诱的指导设计,引爆了孩子们对微写作的兴趣。

增加数学课外阅读

课外阅读不仅拓宽了孩子们的数学视野、丰满了他们对数学学科的立体感知,同时又润色、提升了他们的微写作。谢淑美除了每周安排一节40分钟的数学阅读、指导交流课之外,还认真地为孩子们挑选适合他们的书目:《数学花园漫游记》《数学营养菜》《马小跳学数学》……她还开展阅读相关的主题活动:“图书漂流”、“阅读推荐会”……

几年下来,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真正爱上了微写作,也让谢淑美自己获得了莫大的鼓舞。

一个一,

上下睡着两个小圆点。

你不挤,我不挤。

要有一点小距离。

互相学习,要看齐。

这是学生对《除号》做的一首诗歌,不仅梳理、概括了除号的特征便于识记,更充满了童真童趣。在谢淑美心里,优秀的小作文有4个特质:诱人的题目、个性的解读、凸显的主体、别样的形式。但是每一篇又千姿百态,读之、赏之,让人仿佛进入了一个数学的百花园。

“要让写作服务于学习,而不是成为学生的负担。通过教师的引导,让孩子有感而发、有经验可写、有素材可以获取,写作就水到渠成。”谢淑美道出自己的秘籍。


4

读懂教学更要读懂学生


有一道这样的题目:一台52型号拖拉机,一天耕地150亩,12天耕了多少亩?这名学生给出了52×150×12的算法。讲了多次后,学生仍不明白,最后谢淑美说:“你每天吃2个饼,5天吃几个?”这位学生回答说:“我不吃饼。”“那如果你每天吃2个粽子,5天呢?”“我一天根本吃不了2个粽子。”

一个优秀的推销员,必须读懂产品、读懂客户,即要知道产品的性能和优点,还要知道客户需要什么。而一个老师,必须读懂教材上的知识点,还要读懂学生。

在谢淑美的班级,除了有常规的数学“错题本”,还有“心灵对话本”和“进步本”。前者主要让孩子把不愿意当面说的内心困惑、不开心的事及时向老师讲,后者用于让孩子们规划自己的“小小进步”。

小宣同学是六年级才从福州转到谢淑美班上的。刚到班上时,她的数学只考了20多分。一天,小宣在“心灵对话本”上写道:“今天本来心情很好,但还是不高兴,因为很多数学题不会做。我以后要认真学习,谢谢老师帮我订正数学作业。”谢淑美在本上写出了鼓励的话:“不要气馁,其实每个人都要经历从不会到会的过程,你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,加油吧!相信你能赶上来。”

在这样一次又一次的“心灵对话”中,小宣的学习成绩慢慢进步,等到小学毕业考试时,她的数学成绩达到了85分。

在“进步本”上,每个孩子都为自己设立了本周的目标,比如弄懂某一个公式、把班级的卫生做得更干净、把自己的课桌收拾得更整齐等。

谢淑美说,无论学生给自己设定的进步目标有几个,一个、两个、三个都没关系。假设平均每周有两个进步点,一学期20周,那么他们就将会获得40个进步点。对于学生自己来说,就找到了走向优秀的阶梯。

让孩子走向“优秀”的标志,还有一张张稿费单。这些年,学生的数学小作文经常被发表在《小学生周报》《少年文摘报》《学习报》等CN刊物上,已接近百篇。

有些事,是课标可以规定的,也是每个学科教师必须做的;有些事,没人规定,也不是每个学科教师必须做的,但却是学生在学科成长中很有意义的事,这样的事丰实着学生的学科知识和感知,彰显着学生在学习中的个性思维足迹。


【本文综合整理而成,欢迎朋友圈分享,微信公众号或其它形式转载,请注明出处!】

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